查看原文
其他

逝者丨范蔚萱:永远的阿范,一路走好

人大新闻系78级 新三届 2021-04-24


范蔚萱
(1960年4月8日-
2020年10月28日)

送别阿范,一路走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78级同学,先后供职于《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长安》杂志、长安出版社的范蔚萱先生,10月28日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享年60岁。据了解,范蔚萱先生长期患糖尿病,反复住院治疗,双肾衰竭引起并发症。




11月1日上午10时,范蔚萱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梅厅举行。范蔚萱的亲人、同学、中青报与政法委同事及生前好友200余人,在这里送别范蔚萱最后一程。

殡仪馆现场的门厅两侧,是同班同学敬献的挽联:“活过爱过写过赞一生磊落真君子 同窗同仁同道哀六十初度竟永别”。人民大学77、78同学会,新闻系78级同学分别送了花圈。20余位大学同学出席告别仪式,并范蔚萱家属送上班级挽金。






同学哀思

阿范兄弟先走了


刘 扬


夜不能寐。脑子里都是阿范。前天中午他突然离世,而我当时正在室外的阳光下,与收藏家谈论上古的文化遗产。

噩耗传来,不禁落泪,难过和空虚,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窒息。

范蔚萱小我一岁。大学时,与我同在一个寝室。我们交好,从范妈妈眼神里,也能看到对我的偏爱。1982年,我们一同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后,他理所当然做了我婚礼上的伴郎。

人民大学东风二楼349室的北京同学:左起杨大明、范蔚萱、李培禹、刘扬、杨小兵、张伟光、祁林、马在新


这兄弟,与我性情大异,善诗赋,颇富才情,总是乐在脸上,尤其热心助人;而我,喜欢独处,不善近人,文才更是平庸,别人的事也很少让我上心。无论是陌生的社交场合,还是同窗老友相聚,阿范都是焦点,而我,常常自甘边缘。

今年3月的那个清晨,6:55,他在微信里发来一串玫瑰,祝福我的生日,而我两小时后才睡醒。这已是他连续3年祝我生快了。我这种没心没肺的家伙,除了家人,好像没有记起过任何人的生日。

想必,他会把很多人的生日放在心上吧,那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哪怕他乐在其中。

大约1986年,《中国青年报》记者组在福建采访。右起:刘扬、郭蓝冰(郭超人女儿)、付成立(已去世多年)、范蔚萱

我不想讲有关他的故事,即使是在我最需要帮助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出现;即使他身患重病,也要硬撑着招待远方归来的同学,我本来可以替他做的;即使他受了莫大的委屈,仍会笑声朗朗,以助人为乐,我则只会安静的躲在自己的堡垒中。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阿范是我生命中的一面镜子,他让我在很多方面感到惭愧甚至羞耻。

兄弟先走了,一瞬间。就当是这磊落的男人,已经大彻大悟。

我还活着,纵使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毕竟坦荡而光明。终不会,让飘然远去的兄弟失望。


:满江红
八二年一月八日赠刘扬


一月龙城,已非是,旧时风物。慨当初,严冬何暖,此天何肃。世上原来春恨短,雕廊哪有人常住。看文君司马也寻常,尘与土。

人之胆,真如鼠;我之意,仍如故。叹天无知己,此情难诉。孺子心中谁似海,男儿襟下人生路;笑孑然一场亦何妨,无虚度。


范蔚萱 谨赠

1.8


荡舟昆明湖。右起范蔚萱、张岳庚、刘扬、罗杰

难忘萱萱的笑声

于晓东
  
萱萱走了?这消息如此突然,令我,也令所有他的老同学、所有他的朋友悲痛万分!
  
这消息真的是个突然,因为他离世的当天上午,还在微信里点赞杨新在墨尔本发的朋友圈,我也随手点赞,算是遥相呼应!
  
萱萱病了很久,病得很重,大家都很为他担心,所以,看到他的这个点赞时,确实很高兴,心想:看来萱萱的状况不错!万万没有想到,在这虚拟空间与萱萱的这次遥相呼应,竟成为与他的永别!

右起范蔚萱、李培禹、于晓东、刘扬、张亚、杨大明、赵海啸、杨新
  
此时心情悲伤,情绪低落,关于萱萱的回忆与思绪充盈我的脑海,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他时常发出的笑声。
   
我们夫妇与范蔚萱都是人大新闻系1978年入校的四年同窗。我们都是来自北京的考生,可他比我们小五六岁,他也是我们同学中的“小字辈”。
  
我们同学在校时大多称呼范蔚萱为“小范”,其实班里同学之间大都不这样互相称呼,对与他同龄甚至比他更小的的同学也好像如此。后来,他的同事和朋友好像称呼他“阿范”。可是我一直叫他“萱萱”。开始是开玩笑,后来就一直这样叫他,直到今天。

范蔚萱与吴廼陶
  
萱萱爱笑,还是那种爽朗的大笑:有他在的场合,经常听到他的笑声。无论在学校时(那时他年尚未弱冠),还是在不久前他病重时(这时他已年届花甲),只要有萱萱,就有他的笑声。
  
从1978年,到2020年,这持续42年的生活、事业奋斗,萱萱也一定经历许多不舒心、不高兴的事情,也有酸甜苦辣,可他始终有笑声。我几乎不记得他悲观叹气,总是充满阳光,笑声爽朗,令人难忘。这是多么难得啊!
  
我毕业被分配到机关工作,与萱萱没有工作联系,只有定期的同学聚会可以见到他。每次见萱萱都很开心,一如既往的笑声。

右起于晓东、秦朗、姜波、范蔚萱、刘澜昌
  
最后一次见萱萱令我终生难忘。那是在同学周建明的告别仪式上。他是最后来的,夫人搀扶着,行走吃力。他每天要多次透析,但还是坚持要来送别周建明同学。他看起来脸色很差,很虚弱,说话很吃力。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听到他的笑声。

写到这里,悲从心起,泪流满面。
  
萱萱,一路走好。难忘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难忘萱萱的笑声。

前排左起李宁、范蔚萱、吴廼陶、陈湘安

热火一团的小范


杨大明

闻小范猝然离世,痛彻心扉,四年同窗,声犹在耳。七八复校,书生意气,宿舍窘困,走读相伴,海淀路上,白杨成阵。颐和园雪,八达岭云,新闻骄子,跃跃奋飞。大二时节,各地学生社团云烟滚滚,大学生社应运而生,同名刊物,幼芽破土,小范赋诗填词,每期必有佳作。


毕业迄今,三十八载,偶有聚会,光阴苦短。其音容未改,人缘依旧,尊师敬友,热火一团。笑声喝声可震屋宇,拢肩搭背,击拳鸣掌,旁若无人。然内心柔婉,动静相宜,中青长安,可识其稳,编辑老炮儿,海水烈焰。


小范旧作,刊于新闻系78级《大学生》第2期


小范阿范,笔名“蔚然”,京华昵称,曰“范小子”。秋风叩窗,夜不能寐,翻检过刊,又会吾友,恭录其鹧鸪天三首,一言难尽。

 
鹧鸪天三首
秋游颐和园记

作者:蔚然

《叶》

颐和园内,满目金黄。轻风过处,瑟瑟有声。念龚自珍诗,戏做一首。

蓦地飞天蓦地黄,

轻风唤汝四飘扬。

生陪柳翠千般媚,

落伴梅红万种香。


天漫漫,叶茫茫,

今冬又有护花郎。

明年二月春光好,

遗与桃花一段香。


左起谢一宁、范蔚萱、杨大明、杨新

《风》

山前风猛,见乱舞枯枝,翻飞败叶,即景一首。

昨夜狂飙怒若涛,

晨来满地卷黄潮。

吹残水畔楼旁树,

扫尽枝头叶底娇。


花憔悴,柳萧条,

羞红嫩绿任轻薄。

西山怒放枫林火,

不惧天威照地烧。


班级团支部活动,后排右3范蔚萱

《思》


知春亭畔,想故人曾同游此地。今已为他乡客矣。思念不已,命笔寄情。

此地独游不似春,

清秋又入古园门。

三只旧燕朝南去,

两把枯枝对水焚。


霜点点,露纷纷,

他乡寄客也伤魂?

劝君莫洒湘妃泪,

我泪轻飞为故人。


(附注:范蔚萱作于1979年秋,时年19岁。原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78级《大学生》第3期)


右起张伟光、范蔚萱、杨小兵、杨大明、刘扬、李培禹、杨新


叫我怎能不想他


杨小兵

 

蔚萱⼩我七⼋岁,所以42年前⼀⼊学叫他⼩范。刚开始时北京学⽣⽆权享⽤宿舍都是⾛读⽣,同样凄凄惨惨不免惺惺相惜;再后来学校给争取到了简易宿舍,同蜗⼀室,相处多了,更觉亲切,称呼上挺想和关系正相关,便时不时地叫他萱萱。

并不是所有⼈相处长了都会让你觉得亲切的,但蔚萱是,甚⾄初见,他的热情就会感染得⼈很舒服。同学时,他还没胖,活脱脱⼩帅哥⼀枚,跟你说话,略略地带点⼝吃,反倒加重了穿透⼒,笑眼直望进你的⼼⾥,弄得你根本不好意思不跟着微笑。

右起前排:范蔚萱、刘扬、杨大明、张伟光;后排祁林、李培禹、杨小兵、马在新

但蔚萱的热情并不是要讨好⼈,他⼼⾥有数,⾃有主见,同学间每每表达不同意见,但绝不付诸争吵,有时候末了还给你留点⾯⼦,说:“你,你说得也有⼀定的道理。”

这就是蔚萱的善意,经常,他都会照顾周围⼈的感受,甚⾄有时候有点⼩题⼤做。⽐如,同学聚会兴奋起来,有的喜闹抢着说话,有的喜静默默地听,蔚萱忽然挑起⼀个话题,“那,那个谁(喜静的)有⼀次……”他要把“战⽕”引到那个谁的身上,⽣怕把⼈冷落了。

右起杨小兵、黄清水、张纯、范蔚萱、鲁难

记得⼤学时,他喜欢写诗作赋,喜欢的还是格律诗,很有点少年⽼成的味道。也是有此了解,待⼏⼗年后同学相聚时,看他⼜喜欢上了⽪⻩,唱段⽼⽣有板有眼,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其实,⼤学前我翻过鲁迅全集后也喜欢格律诗,不过懒得动笔,看蔚萱功夫下得深,只有赞赏的份⼉。

但⽂学上的“⽼成”掩盖不了蔚萱的⻘春活⼒,在⼤学⽣等学⽣刊物的编排上都有蔚萱积极投⼊的印迹,当然,属于年轻⼈的运动场也有蔚萱的身影。记得有⼀次同学在教学楼前的操场上打篮球,有⼏个⼈觉得意犹未尽,便把篮球当⾜球使了起来。我⼩学时当过⼏天校⾜球队长,还时不时和附近四⼗四中初中⽣⽐赛,虽然⼩学后因戴眼镜把⾜球忌了,但还有点底⼦,当时⾛了个边线沉底传中,没想到同拨⼉的蔚萱拍马赶到,双臂做出运动⽅向,收腹摆头前冲,把个沉甸甸的篮球直顶进了“球门”,⾮常像样!

范蔚萱生前影像

毕业后,我和蔚萱分到不同的新闻单位,⼤家⽣活⼜到了上有⽼下有⼩中间有⼯作的阶段,除了⼼⼼相印极少谋⾯,然⽽不管隔了多久,每⼀见他,我就知道,蔚萱根本没变,要说变了,就是更加豪爽。

还得说那次班聚海拉尔,晚餐后⼀伙同学意犹未尽,逛了⼀条街找了个⼩馆⼦继续对酒当歌到夜深。不管酒真酒假,反正彼此都是真⼼,⼀醉⽅休。世平结过账后⼏个⼈搂肩搭臂,分占了清冷街道的路⼼和两侧便道,说着唱着回宾馆就像回共同的家。第⼆天,和蔚萱、汪朗兄都⾃嘲地悔过着昨天“喝断⽚⼉了,断⽚⼉了”。

范蔚萱清唱京剧片断

到前⼏年,知道蔚萱身体差了,喝酒时他不上了,⼤家也不再劝他,但他茶还是很讲究地喝,也常约着⼤家聚聚吃饭喝茶。本想着问题不⼤,他还年轻,⼩河沟怎么能淹得了⼤船,谁想到居然却重了,送建明时看到他明显感觉不好,让⼈⼼揪得紧。⼤家都想为他出点⼒共同应对,他总说还好。及⾄新冠病毒疫情前海外杨新回京,他设局招待把同学们约在⼀起时,见他神情、体态都越来越好,我的⼼还⼀松,觉得终于挺过来了,⼩范还是那么有范⼉!我们还有机会“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呼来不上船。”

接着闹新冠,每年⼀次的班聚停了摆,⼤家都没怎么见⾯,只盼着疫情赶快过去,继续我们聚⼀次多⼀次的班聚。哪承想,再聚,却没有蔚萱了!我们的豪饮,⽌步在了“喝断⽚⼉了”。其实,那是瞎话,谁也没有断⽚⼉,往⽇的分分秒秒,历历在⽬!


11⽉1⽇送别蔚萱⽇丑时


右起杨小兵、郭少达、范蔚萱、胡舒立、高永伍、许群、姜波


  完美的小范走了

姜 波
 
这几天,一闭上眼睛,全是小范的画面:他活蹦乱跳地走来,搭着你的肩膀,搂着你的脖子,清脆的笑声和快语速又偶尔结巴的大嗓门,感染得空气中都荡漾着欢乐……

按说,同学情谊无价,是一辈子的缘分;但我却无法做到一视同仁。那年建明的英年早逝,把我的心挖了大窟窿,好像至今还没迈过这道坎;而今,小范又阒然离去!

这几天,我一直想写点关于小范的东西,却不知从何处落笔。在我的心目中,小范的为人堪称完美。

我跟小范是一个班,而且是一个小组,毕业后也时常见面。交往时间很长,但似乎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大事”。此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起陈湘安、范蔚萱、周建明、汪朗

他热情。小范本是班里的小字辈,但毕业之后,他仿佛成了班里的“秘书长”(之一)。同学的事情,他全力以赴;外地同学到北京,他迎来送往;北京同学一段时间没见了,他主动张罗聚会。同学聊天,小范一定是活跃中心之一。记得那次我们班四五十号人去皖南黄山旅游,小范动用个人关系为大家安排饭局……

他真诚。我不止听一两个同学说起,跟小范在一起舒服、自在、放松。我认为,这就在于他的真诚。就像小兵所说,他不会与谁长时间地固执地争论一个问题,他不愿意对方难堪,只是点到为止;他时常把话题突然转移到某个同学身上,他怕人家寂寞。那年同学去贵州,小范本来已经生病了,但他还是与大家笑声朗朗,因为是同学聚会,因为要拜谒善炬;还有,告别建明那天,已经病重的小范,拄着拐吃力地赶到……

他夸张。同学聚会,小范不仅热心张罗,而且为了活跃气氛,常常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其中不乏添油加醋,渲染铺垫,“非虚构写作”的本事很强。他好几次说,在那年在姜波家吃海鲜,成盆成盆地上。那是上大学期间,他和李宁去我家,呆得时间不长。那时条件简陋,就近在海鲜市场买了些毛蚬子、海虹、海蛎子、螃蟹、扇贝等海货,没有鲍鱼、海参什么的,小范却念念不忘……

右起秦朗、卢盘卿、姜波、范蔚萱、刘澜昌、刘扬

他多才。上学时,小范就是文艺青年;但毕业后在《中国青年报》,小范的稿子并不多,难道真如杨浪兄说得那样,小范不喜欢采访,情愿当个好编辑?后来,他长期从事媒体管理工作。同学聚会时,他吟诵滇池长联、唱京剧老生,让人刮目相看;而近年读他的文章与诗作,其功底与激情,使我倒吸凉气:一个才子被埋没了……

他乐观。小范似乎没有什么闹心的事儿,永远是满面春风、笑声朗朗,永远在为别人忙活事情。去年春天,我好久没见小范了,便去了他家。那天,宋薇外出有事,就他一个人在家,我们俩天南地北地聊了一整天。我讲我的详细经历,他讲他的具体境遇。我真没想到,小范竟经受过那么多的委屈。可我以前从来没听他诉说过心中的酸楚呀。小范淡淡地说:“跟他们生气不值得。谁还不经历点小坎坷”……

小范走了。看他安睡在鲜花从中,脖子上还披着他喜爱的围巾,我哽咽着强忍泪水……


前排右起张援春、杨新、范蔚萱、于晓东


杨 新


去年秋天,是我2012年云南聚会七年后再次短暂回国。约了哥们儿(也是多年的牌友)去阿范家相聚。喝茶聊天不知不觉已近深夜,居然没想起来拍照留念。现在哥几个都挥泪惋惜为什么以前的欢聚没人提议合影?估计是大家都觉得退休了来日方长呢!告辞前宋薇说杨新回来一趟不容易,还是照张相吧。家里有点乱,都不是外人!宋薇用手机拍下了这两张珍贵的照片。

2019年11月3日在阿范家。前排范蔚萱;后排左起杨新、健康报周冰、中国红十字报傅虹



当时拍了第一张后,阿范执意要让我坐下再拍一次。他说,杨新在墨尔本陪老爸老妈回来一次不容易,怎么也得坐着来张合影。没想到才一年,照片竟成绝版,阿范已和我们永别。

这几天每次看见这两张照片都会泪流不止,即便是在工作场所。别人不理解,认识阿范的人一定都懂。今天去和阿范诀别的各位同学,请代我最后送一下他。他是和我同年同月出生只大十几天的好同学、好兄弟、好哥们儿。眼花、手抖、流泪……已不能再在手机上打字。这个本命年他妈的太凶了。拜托,各位同学!再见范蔚萱! 

墨尔本 11月1日晨

左起范蔚萱、秦朗、李培禹


李培禹

萱萱走了,活过爱过写过赞一生磊落真君子,同窗同仁同道哀六十初度竟永别!有这么多人来送他,人大新闻系78级在京的同学到了,大家含泪无语,小范,阿范,萱萱,范小子,和你结缘四十二年,你从来是把欢笑带给大家,这回你撒手而去,把撕心的痛苦扔给了我们。我们不怨你,你值得我们哀思!我和岳庚看着四位礼兵抬起你的灵柩,身后传来范蔚萱走好的喊声,回头一看,许多人告别后都没有离去,大家都要最后送你一程!


昨天是我的生日,接到不少祝语,更有好友持礼品送到了东图,上午我在那讲诗歌。其实近来连失好友,我的泪已流干了。阿范,萱萱,小范,范小子,人大新闻78级又失一人!60岁就离我们而去,痛哉!


昨夜难眠,又不能推讲座,现场有人不解我何以哽咽,好人的离别是撕心的。我写不出文字,幸有杨浪兄的祭文,了我心愿。


2019年4月19日,李培禹、张岳庚到范蔚萱家中探望


徐世平

几个月前,应约写《胡舒立其人其事》,我还专门电话小范,请他帮忙,提供点胡舒立的素材。他很风趣,不仅供了料,还专门写成了文字。胡舒立开车风风火火的段子,就是他写的。我感觉,小范一直很开心,很乐天,性格真好。昨天晚上,我脑子里,净是小范,抽着烟,大嗓门,呵呵呵呵地蹦出一串京片子。



左起孟国治、范蔚萱、孟国治儿子、徐世平。1986年广西柳州

孟国治

小范走了。八月份还给我邮来两箱北京的水蜜桃。中秋我们还在忆明月,就这样走了?


吴工圣

得知小范不幸去世的噩耗,我对儿子吴欣说,那年我和老妈去呼伦贝尔参加班聚。回北京后,是小范帮我们订了回杭的车票,安排我们住在江苏饭店,还亲自开车送我们去北京南站。想不到,我班有近10个同学走在我前头。天妒好同学,老天不公啊!


右起吴工圣夫妇、范蔚萱、季洪光、傅绍万等


朱小兵

每次回京见同学们,蔚萱都热心地在联络,在帮忙,感到他见到同学十分地快乐,总是很快乐。小范,祝你在世界的另一面仍有无尽的快乐。

许 群

惊悉萱萱去世噩耗,悲恸万分。才60岁,这么年轻,上天真不该!祝萱萱一路走好。

右起范蔚萱、张伟光、李培禹、马常青

张伟光


新闻系有几个小字辈儿,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故岁数偏小,范小子是其中之一,入学时18岁。小范待同学,热情似火,义气如山。


卢盘卿


蔚萱一路走好!白发人送黑发人,我脆弱的心脏禁受不了。请弟兄们代送好同学、好兄弟。

范蔚萱与卢盘卿

郭少达

 

获悉范蔚萱不幸去世,震惊,痛彻心扉。在班里,同学们习惯叫他小范,参加工作后大家都叫他阿范,小圈子里以胡舒立为首的同学,一直亲切地叫他阿萱、萱萱。他是我们新闻78生活中一团火一般的存在。没有了阿萱,我们往后的日子,将变得黯淡和沉寂许多。他是我们整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痛,痛,痛。
 
1983年的炎炎盛夏,阿萱和中青报群工部王主任来到长沙,住进湖南日报的招待所。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毕业后又一次促膝深谈的日日夜夜。

范蔚萱在大学毕业纪念册里的留言:“我喜欢司汤达墓志铭上的话:活过,爱过,写过。”

 
在我家里,女儿从小叫他范小萱,左三圈右三圈,逗她嘎嘎笑。上中学的第一个秋天,我们带她从广州到北京,去爬香山,去看爷爷的香慈家园,小萱叔叔在山下的大宅门备好了饭菜等着我们。

女儿大学毕业那年,小萱叔叔在京西的邓丽君餐厅与我们一起品红酒,听怀旧老歌。我们的儿女都长大了,大学已毕业,新一代人展开独立人生的羽翼,开始飞向远方。
 
在身体日渐衰弱的日子里,阿萱到了广州,脸色不好。这次,我在湖畔精心选了一套首层公寓,离家很近,我说咱们哪儿都不去,也不谈任何工作,就在这里静养一段。每天,我们俩就在湖边散步,清风明月,自由自在。在家里的餐桌上,阿萱说,哎呀余兰,我是无肉不欢啊。余兰又端上一盘粤式的黄焖鸡块,阿萱乐呵呵说道,这还差不多。 

范蔚萱与郭少达


每天,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家事。他谈得最多的是宋薇,还有儿子,儿子的萨克斯……
 
想着彼此常鼓励一下,早些天还发了我在澳洲的几张照片给他,被阿萱赞好。
 
那天送别返京的时候,阿萱的气色和精神状况明显好多了。
 
不曾想,这一走,竟是永别。
 
痛彻的不舍。

右起范蔚萱、鲁难、孟国治

陈 平

新闻系78级入学时,同学群是大面积老气横秋,出生内战年间的40后多过出生灾害年间的60后。小范是为数不多的、活力担当的60后之一,退休不过半年就猝然离世,真正令人悲伤逆流成河。

还记得,2008年我第一次返校参加77级、78级入校30周年纪念活动,外地同学在北京的住宿就是小范张罗的。他明显发福,面如菩萨,心态也是佛系,依然原生态般的爽快、开朗、热情,待同学如春风拂面,温润暖心。

几年前协助编辑班级文集《78新闻是一篇散文》,小范把追思张善炬、王勤学的一篇短文《好汉与书生》电邮给我。那还是第一次拜读小范的文章,文笔灵性而含蓄,思维活跃而清醒,到底是经历《中国青年报》职业熏陶的资深媒体人,出手不凡。人大78级闯荡好莱坞的资深编剧张大青同学点赞:范文的确是范文!言简意赅,才情并涌。我的直觉:这是又一位被“喉舌”职业耽误了的优质写作者。


赵荣超


痛悼范蔚萱同学!那年少达夫妇来北京,我们一起在雕塑公园附近的邓丽君餐厅有聚会,蔚萱同学热情周到,那场面至今历历在目!呜呼哀哉,蔚萱同学走好。


王小工


痛悼范蔚萱同学,还记得他在学校时吹裁判的模样……


郭友群


我与小范在上学时颇有交情,校庆时见面相约一定要聚一下。兄弟一路走好!



李 莲


痛悼范蔚萱同学。我和他接触不多,感觉他是个大暖男。去年去蒸舱时,我还和小范微信说,让他也去试试。他说因糖尿病已看大夫无数都没用,没去。


申 柯


痛悼范蔚萱同学。真是世事难料,记得那年在邓丽君餐厅,赵大哥、少达等同学相聚,他主动抢着买单,真的是热情似火,义气如山,现在想起来,他谈笑风生的模样还很生动的在眼前。小范一路走好!与天国里其他同学在一起会永远快乐!


张 河


刚刚才看到阿范去世的消息,太震惊了,和我同龄,太年轻了。痛悼范蔚萱同学!老赵说那年少达夫妇来北京,我们一起在邓丽君餐厅聚会,我也参加了,那场面也是历历在目!阿范一路走好!



 另外,还有许多人大新闻系78级同学,人大77、78级校友在微群留言,痛悼小范英年辞世,送别萱萱“一路走好”!祈愿“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同事追忆

阿 范

杨 浪

    
是34年前的事了。我到(中国青年报社)国内部就任副主任,主任是陈小川。此前一年川搭班子,带着我们创办《生活导刊》,那是大报中最早专事生活消费服务的专刊,不过生不逢时一年寿终。小川移步任国内部主任,导刊的蔡平、严桦、马竞一并过来,算是充实了国内部。
    
这个部门全称“国内政治部”,大报中都有,负责重大政治和国务活动、公安、政法、军队方面报道。在这里与阿范共事多年,他在法制组,办“法制生活”专栏。我知道他对我好,尊重、亲密、于公于私的絮叨和透明。
    
那时的国内部除了川总、我、蔡平、严桦,还有林岗、刘扬,马竞,当然,还有“首长”,老军事记者李挺基。以后政法大学毕业来了刘为明。1987年川进步当了报社副总编以后,王矛来做主任,小川、王矛、我都是当过兵的,关系融洽无间,不过矛后来长期请假去日本处理私事,1988年竟然意外死于日本。

    
随后两年都是我主持部门工作,川总分管,这部门始终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刘扬和阿范都来自人大新闻78那个著名的班,来自青海德令哈的名医之后林岗下得一手精湛围棋,还有那个俗称“马弟”的马竞,他们几个老裹在一起嘻嘻哈哈开个牌局,里面热闹的必有阿范。
    
范蔚萱被称“阿范”可能源自人大。后来中青报也兴起“阿”称,“阿川”“阿米”“阿毕”“阿浪”“阿范”……最早这么叫的大约是毕熙东。被“阿”了的都是好玩的人。在那以前,范蔚萱也被称作“范胃酸” 的,这个外号的发明权多半属于林岗。
    
阿范人缘极好,红扑扑的圆脸上永远挂着笑容,而且热心助人,勾连友朋。他跑政法口,各方朋友众多,诸如律师巩沙、张潮,公安作家张策等等,都是他约到报社来见面认识的。

    
阿范主掌了多年中青报的“法制生活”专刊。他显然不是一个热爱采访报道的记者,却是兢兢业业于做副刊编辑的。每当编前会报稿日,他都准备如序头头是道,编版签版从无拖讹。报道上,刘扬、蔡平、马竞包括刘为明都是动脑子的,也爱写。一个部门的业务,总得有人做后台,有阿范在,大体妥帖。以后成为著名佞臣的鲁炜的稿子,就是我从一大堆群众来稿里翻出来,交给阿范编发上版的。

阿范手懒,不嗜写作。其实他的文笔热闹俏皮,如人。聊起周围热闹的人和热闹的事,偶尔跳出奇句。我说“你也是读明清笔记小说的”,他会自谦然后顺着又吹一段他们班谁谁的读书轶事。在见到舒立、汪朗之前,那个班级里的闻人早从阿范这里领教过了。

范蔚萱与胡舒立


他去《长安》杂志该有20年了,不像我,浪迹天涯,他是那种一屁股坐下就不挪窝的。几十年来,音讯互通,问候勤劳,只是没见面!退休几年,微信里殷勤关注,时或点赞跟帖,知道天天观望着。个把月前,还在语音聊天,“该一起坐坐喝个茶了”,再问着联系着谁,通过谁找谁……余音缭绕,阿范却走了……
    
那些一起共事过、人生青葱时相互激励、江浙话叫“捂心”的朋友们,该见面的就要见面,拍拍肩膀,递一支烟……如今,拍一拍阿范肩膀的机会都没有了。
    
兄弟,此刻我自己泡一杯茶,捧着杯壁上的暖热,念着你的笑声……


谢 悦

惊悉小范不幸离世,当年过往频繁,小范和刘扬在中青报时不知吃了我做的多少顿饭。昨天中午12点他太太宋薇还在我太太所在的群里发帖聊天,谁知转眼小范已天人两隔,令人不胜唏嘘!



范蔚萱在同学聚会中




右起高永伍、卢盘卿、秦朗、范蔚萱、马常青、刘澜昌


范蔚萱与胡舒立 


范蔚萱与刘扬 


范蔚萱与罗杰



右起鲁晓晨、范蔚萱、余良军


范蔚萱与刘婕

左起范蔚萱、汪朗、卓培荣


范蔚萱清唱京剧片断


左起范蔚萱、李奇志、马常青、高永伍

范蔚萱与秦朗





文图由人大新闻系78级同学提供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人大新闻系78级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一路走好

王勤学:被“下海”的新华社记者,

《疯狂的君子兰》作者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刘学洙:记新闻人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同学中英语最棒的那位最先走了

杨莉莉:红叶时节忆海波

鲁晓晨: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

李建华:从校园诗人到资深媒体人

追思谢一宁送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送别周建明教授一个大写的真人

来年除夕谁相聚 , 三家村里少一人

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

祁林走好天堂没有伤害没有牢狱之灾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黄清水: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

张善炬:拜托,留住细节

徐世平:经历学潮

徐世平:胡舒立其人其事

最危险的女人?同学眼中的胡舒立

刘澜昌:罗湖桥那边的记者生涯

张伟光:北广研究生的倒爷岁月

孟国治: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孟国治:我宁愿没有这个一等奖

高永伍:海南处置积压房地产亲历记

郭少达:在废墟里推动变革

鲁晓晨:校园新闻实践的那些事儿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西安市检察机关2024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面试公告
    戴耀廷、黄之锋等45名反中乱港分子被判刑
    2024年西安市检察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成绩查询及面试资格复审公告
    光荣榜!光荣榜!1677人!
    胡舒立,最危险的女人?|二湘空间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